酒類動態(tài)
中國白酒進入醬香型白酒時代
“茅臺”一詞既指茅臺,也指茅臺鎮(zhèn)。我記得幾年前,仁懷市委和市政府來到上海宣傳仁懷的酒。我在會上做了一個演講。主題是:中國白酒飲酒進入21世紀,進入醬香酒時代。仁懷市委、市政府聽取了這句話,市政府來年工作報告洞藏老酒圖片及價格將這句話納入了政府工作報告。我不擅長喝酒,即使是啤酒,喝了半杯后也會臉紅很長時間。然而,這句話是經(jīng)過多年觀察和仔細考慮后作出的。白酒在中國人中間通常被稱為燒酒。之所以如此稱呼它,是因為它強大、有力、刺激。冬天很冷,在冰雪中游泳或工作。一小口白酒可以御寒,提高你的興趣。因此,飲用白酒,味道濃郁,精神飽滿,甚至刺激喉嚨,被許多酗酒者視為一種享受。多年來,市場上銷售多年的濃香清香白酒,具有干燥、清涼、清潔、醇香的特點,朗朗上口,香味濃郁。長期以來,它一直受到人們的青睞和追求。
改革開放40年來,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飲酒已經(jīng)逐漸從抵御寒冷和追求如此“激烈”和“辛辣”的刺激演變成一種更有品味和優(yōu)雅的禮儀:交朋友、說話、交流、慶祝、團聚、慶祝和哀悼。人們不再追求喝醉的快樂,而是更加注重程序和禮儀。他們追求一種揮之不去的魅力,崇尚優(yōu)雅高貴的生活態(tài)度,從酒里學習美食。醬香酒正是在這個時候進入了人們的生活和視野,迎合了社會生活的精神需求。一組數(shù)字可以雄辯地證明這一觀點。1990年,我剛回到上海工作,聯(lián)系了上海負責酒類專賣的朋友。他們告訴我,唉,你們上海第二故鄉(xiāng)的茅臺酒市場不如五糧液好。五糧液需要賣到500噸,而茅臺酒,我們聲稱可以賣到100噸,實際上還不到一點。我很驚訝,問:茅臺是國酒。你不認識這個壟斷局局長嗎?他說:是因為他知道我很著急。我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茅臺酒上海辦事處的相關人員告訴我,茅臺酒在上海的銷量不低于600噸。不少于指辦公室的統(tǒng)計數(shù)字。還有從其他渠道進口到上海的茅臺酒,數(shù)量無法統(tǒng)計。另一組數(shù)字似乎更能說明問題。20世紀80年代初,茅臺酒的產(chǎn)量約為1100噸。茅臺酒在市場上很少見到?!都偃缥沂钦娴摹纺?,上海上演了一場戲劇,一瓶茅臺酒。主人把它發(fā)出去,圍成一個大圈,最后把它還給主人。笑的時候,許多人哀嘆:從未喝過茅臺。目前茅臺酒產(chǎn)量已超過2萬噸,實際產(chǎn)能更大。因此,我敢說中國的白酒已經(jīng)進入21世紀和醬香時代。